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以貌取人



現在想起上週從Evanston搭公車晃去舊城區的整個歷程還是會覺得不太舒服也有一點慚愧。

我記得第一次和展佑搭上CTA去華人超市的時候也有點害怕和焦慮,因為那時候車廂裡人滿多,我們站在靠近車廂門的地方,和周圍的人有點靠近,又聽著廣播一站站很不熟悉的站名,怕坐過站,也不知道要怎麼安頓自己比較好。這些感覺和想法在昨晚回程的Purple Line上又讓我想起了。


有時候CTA的車廂裡會有點髒,會看見飲料罐子在地上滾動,然後有零食垃圾佔據了一個座位。座位設計是一件我想不透的事情,美國人通常都滿大隻的,可是車廂裡的座位卻很小又很靠近,於是我會看見身形較大的人要麻是一次佔了一個多的位子,沒有人會去擠在他旁邊,或是他們乾脆就站著,即使有零星的位子是空的。

不過現在對於CTA已經有股莫名的熟悉和親近感了,通常都會有位子坐噢!只要坐定了我就能放鬆看看窗外的景色,或是看看展佑在睡覺,不再有陌生的害怕感覺。

回到搭公車的主題上。

這裡的每條公車路線都有非常多站,舉例來說上次我搭了30分鐘的公車到植物園,中途經過了84站,所以每一站的距離都很近,除了大站以外,小站利用率很低,有些地方根本沒站牌,要熟門熟路的才知道原來這裡可以上下車。

一走上公車、坐定位子之後,一切的感覺都和搭CTA很不一樣,會看到比較多老年人、坐在輪椅上的人、使用助行器的人,可以簡化為也許是比較多處於社會階層中弱勢的人吧。

而刺激我很多思考的開端是一股來自後方很濃郁的體臭味,認識我深的人就知道我多麼厭惡各式各樣噁心的東西 ,當她走過我身邊然後下車,真的突然出現“謝天謝地終於消失了”這種很直覺反應的想法。但同時我也看見她是一個身形較瘦弱的非裔中年婦女,我就跟展佑討論起歧視和討厭的差異。

第一個想到的是之前台北市公車司機不讓有體味的街友上公車的新聞,那則新聞可能有引起大家的討論兩三天,不過卻好像沒有引起什麼很積極的改變。甚至在我剛才搜尋那篇新聞的時候,看到了去年上海也發生類似的事情,以及受公車司機抵制的不只有街友,還有輪椅使用者。


當時候我看見這則新聞心中在翻攪的是那台公車上其他的乘客怎麼沒有人出來為他捍衛他的權益呢?(現在大學生的比例不是很高嘛?)而如果是我我會做什麼?想了很久我覺得我會做的事情是和司機據理力爭他的權益,而我自己討厭臭味這件事情,我可以戴口罩忍耐一下、移動位置或是真的受不了下車搭下一台公車。(當然真實情況我會如何我並不敢保證)

就像展佑說的,我可以討厭他帶來的臭味,可是不能夠因為他的臭味就歧視他、妨礙他的自由與權利。

不過現在回頭看到這則新聞覺得交通局真令人傻眼!資源回收是不潔的東西嗎?如果真的不潔,那都是公車上那些、城市中那些不好好徹底做資源回收的人所造成的不是嗎?為什麼他們就比較潔呢?

後來有不少人出來指責公車司機的不是,我看著心中都會冒出一問:這是不是又是一個假道學?當公車司機直接不顧自己形象和面子做出人人在心中都可能會做出的直接反應時,那些指責的人是真的認為司機不能夠這樣做還是私自慶幸有人先發聲了自己就不用做這件事情?

這趟公車我搭了一小時,就遇到兩個輪椅使用者和兩個助行器使用者,當他們上下車的時候,除了我以外可能沒有其他人多投以關注的眼光,好像一切很平常,而靠近輪椅使用區的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去幫忙固定輪椅,輪椅使用區就在公車前門一上來的地方。說到這我不免覺得奇怪為什麼台北市公車的輪椅使用區是在後門,這樣如果人很多也到不了那裡啊。

我也不免在想,台北的老人們在哪裡呢?那些使用輪椅或助行器的人在哪裡呢?第一個閃過的畫面就是一個外傭推著輪椅到公園曬太陽、到復建診所作復建的景象。於是我又想,科技的真意若是能夠更加便利人類的生活,增加自主性,那麼是否就該像我在這裡所看到的一樣,即使行動不便又有了歲數,仍然能夠自由行動。當然我也還得再想想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不同。

由於我們坐在公車後門後面的第一排位置,大家上下車都會有短暫時刻和我們距離很近,而我們就不斷聞到不同的香水味道,這大概就是文化差異了吧!我們不太能夠接受,但還是忍耐,因為這是別人的生活方式。

直到公車開進舊城區,公車上才開始出現會在CTA上出現的人的類型,我試圖猜想這裡公車與CTA的乘客族群差異可能就像台北的公車和捷運,不管怎麼說需要轉乘、有在空中又有鑽進地下的交通工具還是太複雜了,對於老年人來說,需要上上下下走樓梯或等電梯也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太麻煩了,行駛在地面上的公車也許能讓他們感到比較安全,也只需要記得要去哪個地方要搭哪個號碼就好,簡單許多,不需要記下一整個複雜的系統。

覺得不太舒服是感官上的,而我在路途上觀察形形色色的人時,的確都是在以貌取人呀!從他的樣貌、穿著、行為來猜測他處於這個社會中的哪裡。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要貼上標籤,標簽化可能也沒什麼不對,這是人想要簡化和分類的天性,問題在於那個標籤對我自己的影響程度有多大,我會不會因為一個單一的標籤就完全依賴這個標籤去跟人互動而忘記我可以用我自己去認識一個人呢?

所以現在在FB上看到很標籤化的動態都會停頓然後深思一下,沒有任何一個標籤是百分之一百正確的,所以我不要依靠這些可能錯誤的標籤來破壞我在這個嶄新地方能靠自己探索各處的珍貴機會與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