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說說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說說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2018年新展望

標題放得這麼老套因為這就是一件這麼老套的事情。

從去年年底忙到現在壓根沒想到什麼resolutions直到美西一月三號晚上被問到我有沒有什麼新年目標,當時候隨口說一下應該就是身體健康一點然後開始存點錢吧。內容看來敷衍卻也是最近最深的人生體悟了。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需要多久時間來真正了解一個人呢?

生活趨於規律正常之後開始出現更多自我覺察的機會,往內觀察自己的基態,以及這世間萬物如何影響這個基態,一切都是流動的,卻有一個微妙的動態平衡存在。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再見了,我的2016

2016是個充滿動盪與成長的一年。發生的事情多到我不曉得該用時間排序或是主題排序,所以就讓書寫這件事情自由地帶領我吧。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十月

實習雙份工作人生就這樣過了六分之一,沒有了九月的各種出遊計畫,生活變得單純,一週工作六天,工作量估計是一週60小時,實際工時大概是50小時左右。生活也展衍出一股不得不的規律,像是試圖把摩擦力減少到最低的永動機,只有不斷活動著你才不會完全停止,你也才不需要又耗費一大桶汽油把引擎發動。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名字

最早是從一個朋友那裏聽來的

說名字這個概念在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

很多童話故事裡都有主角必須在惡魔面前掩蓋住自己的真名

然後在東方文化或是華人文化裏頭就沒有這東西

古人有各種稱號還有字

菜市場名也很多沒關係

Free association

Accidentally I put a paper on my work desk for writing down something work related.

Then, it became a place I write.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說出自己想要什麼

到美國生活三年了,最近逐漸體悟到的課題是說出自己想要什麼,這個什麼可以是協助、需求也可以是想望。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讓我們來拿回屬於自己的恐懼吧

我是一個著迷於團體動力(psychodynamics)的人,我相信所有的團體現象都能夠用團體動力來解釋部分的成因,團體動力讓我對於看似無解的社會現象有一層新的領悟,而我正在嘗試實驗如何做可以改善各種不健康的團體現象。


然後我也是最近不斷在向我的朋友們推銷這個理論,因為真的是太好用了,我認為所有未來會想要管理下屬的人都需要略知一二!有興趣閱讀文獻材料的都歡迎來信索取呵呵。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這樣讓我失望的台大是無法變成一所更好的大學的

這篇文章想了很久到底該怎麼寫,但又覺得不能不寫,有一股強烈的憂慮感,台大如果再這麼走下去真的只會離世界頂尖的大學愈來愈遠,當其他頂尖大學都在培育著憂國憂民具有人文素養的棟樑,台大還是一味強調個人的成功,令人倒胃。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The way I wanna be


Met some pretty awesome people lately,

which made me wonder what kind of person I wanna be when I get to their ages.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焦點

最近比較有覺察的是自己對於事物關注的焦點轉移。

記得每次甚麼天災人禍降臨時,

好像一窩蜂的焦點都放在這些大事上面了,

然後就會有些人跳出來自省,

好像是把一切的關心都放在遙遠(?!)的大事上後就不用去面對自己生活裏頭的小情小愛小怨小恨。

是這樣的嗎?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春天


西雅圖的春天很白,白的爛漫。


逐漸從多雨的冬天走了出來,天氣晴朗的時候看見周圍的山脈上是靄靄白雪。

三月初就開始逐處綻放的櫻花也都是淡粉或潔白的。

原以為只有華盛頓大學校園裡才有的櫻花,

沒想是遍布四處,

每天上下班走路必經之路兩側的行道樹就是櫻花,

說實在沒有帶給我過多驚嘆,

看來我對花的喜好程度果然是有限(笑),

但是這春天的到來卻因為各種白粉相間而讓人感到溫和。

芝加哥的春天是爭奇鬥豔的,

家家戶戶會換上最艷麗的花草,

西北大學校門口總是擺上一片紫,

心情上所受到的鼓舞是十分歡騰的。

西雅圖則給我一種溫的感覺,

連藍天也都不是那麼純粹的正藍。




然後我快被日光節約的一小時時差折磨死了,

如果我不是得到今年似乎很強悍可怕的流感的話。

週日以來我天天都超想睡覺,

全身上下都沒有力氣又容易累,

除此之外,

半點感冒症狀都沒有。




這是第三次遇到日光節約時間開始了。

這是在西雅圖體驗的第三個季節。

開車迷迷糊糊之間想起了舊年的三月,

正準備擺脫期末飛去尋找佛羅里達的陽光呢!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酒醉


如果不是宿醉很痛苦

再加上有些時候碰到的酒真的難以入喉

我大概其實滿喜歡這樣一個放鬆迷茫的狀態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斷捨離

一直都很不會做這件事情吼,所以每搬家一次都是一場巨大的遷徙,即使是跨越海洋的遷徙還是照搬不誤。不管是平常多沒用到的關係,在打包那一刻見到它就會倍感溫馨,也許是黏著了一些回憶,也可能是幻想未來哪一刻來會再派上用場,然後就留了。當然也是因為東西多到不知道該從何丟起,resourceful這形容詞總是一直跟著我的噢。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同理心的修正(更新)

同理心(Empathy)這名詞最近好像已經被說爛了,銅鋰鋅更是已經變成一個含有貶意的詞,我試圖了解這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癥結大概是同理了然後呢?被同理了又能怎樣?要大家同理就不能責怪了?

長文短結:請不要過度設身處地去同理,你可能會因此也感到受傷,或者不小心搶走被同理人的聚光燈。也請不要過度接收創傷的訊息,包含聲音以及影像,那些都有可能會成為徘徊在你腦中的惡夢。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廢死與否的終極難題

我一直在想著廢死與否的這個問題,時常會搞到自己矛盾腦袋打結!這不是一個可以完全客觀討論的議題,因為你對於加害人的行為會有最原始的情緒與生存反應,而他又脫離不了我們傳統的價值觀與文化脈絡,再想想西方社會如何重視人權以及支持再教化來提高整個社會總產出的立論,我實在不知道廢死適不適合台灣。而常見的死刑到底有多少功能的文章已經被討論的太多,所以也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以下我就自己列出我自己糾結的點,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我討論交換一下想法。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寄信

我不是個太喜歡即時通訊的人,跟男朋友的聯繫大概是一個例外,其他時候沒有什麼需要一直話家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