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不會做這件事情吼,所以每搬家一次都是一場巨大的遷徙,即使是跨越海洋的遷徙還是照搬不誤。不管是平常多沒用到的關係,在打包那一刻見到它就會倍感溫馨,也許是黏著了一些回憶,也可能是幻想未來哪一刻來會再派上用場,然後就留了。當然也是因為東西多到不知道該從何丟起,resourceful這形容詞總是一直跟著我的噢。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同理心的修正(更新)
同理心(Empathy)這名詞最近好像已經被說爛了,銅鋰鋅更是已經變成一個含有貶意的詞,我試圖了解這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癥結大概是同理了然後呢?被同理了又能怎樣?要大家同理就不能責怪了?
長文短結:請不要過度設身處地去同理,你可能會因此也感到受傷,或者不小心搶走被同理人的聚光燈。也請不要過度接收創傷的訊息,包含聲音以及影像,那些都有可能會成為徘徊在你腦中的惡夢。
長文短結:請不要過度設身處地去同理,你可能會因此也感到受傷,或者不小心搶走被同理人的聚光燈。也請不要過度接收創傷的訊息,包含聲音以及影像,那些都有可能會成為徘徊在你腦中的惡夢。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廢死與否的終極難題
我一直在想著廢死與否的這個問題,時常會搞到自己矛盾腦袋打結!這不是一個可以完全客觀討論的議題,因為你對於加害人的行為會有最原始的情緒與生存反應,而他又脫離不了我們傳統的價值觀與文化脈絡,再想想西方社會如何重視人權以及支持再教化來提高整個社會總產出的立論,我實在不知道廢死適不適合台灣。而常見的死刑到底有多少功能的文章已經被討論的太多,所以也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以下我就自己列出我自己糾結的點,有興趣的人可以找我討論交換一下想法。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推薦Inside Out 腦筋急轉彎(有劇透唷)
Google到中文翻譯之後覺得這名字翻譯得真不好,還是一直停留在認知想法層面的腦筋,失去了英文片名本身簡單沒有誇假限制的直白,就是裡面與外面呀,但我知道如果翻成什麼表裡之間絕對又是太不孩童友善了呵呵。
這是一部你就會默默地哭了但其實可能自己心裡也不太明白哭點在哪裡的好電影,雖然是一部用字淺顯給孩子們瞭解自己的電影,但我想一直以來被社會教育不能顯露情緒的大人來說也是一樣受用。
身為一個建構/社會建構論的信仰者,我相信學習一個新的觀點和架構來認識自己會帶來全新的視野與感受,你可以探索自己的思路、感覺、情緒、還有記憶,並且賦予他們新的個人意義。這部電影對我來說的核心意義就是去看見負面情緒,特別是難過的功能與意義,並且連帶了解感覺、心情、情緒的複雜性。
年紀較小孩子們的情緒總是比較簡單直接了當的,生活裡也還沒有太多複雜的事情會讓他們不懂自己的感覺,和爸媽一起玩耍就是開心,看到討厭的蔬菜就是覺得噁心,被逼迫要吃下去就會生氣,看到通往暗處的樓梯就會感到害怕。以心理動力理論來說,年紀愈小的孩子愈沒有自己調控情緒的能力,而這時候照顧者必須擔起這責任,安撫孩子的情緒爆衝、和緩孩子的生理反應(包含心跳加速、冒汗、呼吸急促等等)、以及逐漸讓孩子學著包容自己的情緒。
不過往往我們對於天真的孩子的想像是“他們只要開心笑開懷”就好。這也沒有什麼不對,當孩子嚎啕大哭不明所以的時候,的確是靜快把孩子逗笑了孩子也就忘了自己剛才才哭什麼了。而我們許也都像電影中的Joy一樣試圖讓孩子只保有快樂的回憶、只保有快樂的人格基模、遇到不如意時想辦法開心就對了、即使看著有歡笑哭泣悲傷的回憶也試圖只鎖定在快樂的部分。
這聽起來應該一點也不陌生吧,當你最近感到情緒低潮、工作不順、跟男女朋友吵架想跟朋友傾訴時,有多少時候朋友會跟你說“看開點”、“想法正面積極一點吧”、“過一陣子就沒事了”。這些試圖以個人意志得到快樂的方法也不是不好,只是那些低潮不會就此消失,只是被你強力掩蓋過去。
但是當重大壓力事件出現之後,一味的保持快樂可能就沒用了。當Riley一家人搬到舊金山之後,Riley每天的記憶都是害怕、生氣、噁心厭惡的,Joy不斷想要用回憶來改變現狀、讓Riley重回一個快樂的女孩,結果Sadness不小心把回憶染成悲傷的顏色了,Joy的介入手段則愈來愈強烈,甚至把Sadness限制在一個小圈圈裡不讓他做他的例行工作。
而後當Joy和Sadness掉到記憶深處時,Fear、Anger、Disgust很努力的想讓Riley快樂,可是他們其實都不懂平常Joy是怎麼操作的,他們只能夠讓Riley假裝快樂不顯露難過,其實是害怕的說我沒事、其實是感到不快的說我很好,最後Anger搶走了一切大腦資源做了無法挽回的決定,大腦主控版開始失靈,Riley什麼情緒感覺也沒有了,Riley走在往巴士站的路上、坐在巴士上呆呆望著窗外灰暗景色的時候,只感到麻木。
有一個諮商理論是這樣說的,我們試圖阻絕那些負面情緒被大腦知覺到,但是大腦沒有這麼厲害,他可能會不小心把正面情緒也阻斷了。人的個人意志能夠做這件事情,抗憂鬱症的藥有時候也會產生這種效果,難過不見了,但是喜悅也不見了。
看著Joy一直試圖讓Sadness變得積極正向開心並且不讓他去做他自發性想做的事情的時候我不斷想到失控的正向力這本書,其實我一直都還沒有機會看,但是對於書中概念略知一二,修習正念(mindfulness)愈來愈多之後就愈來愈不覺得正向(positive)是個有長期效果的東西,也不覺得“表現快樂”就代表一切都好。有多少新聞上的自殺或他殺事件後記者去訪問鄰居街坊然後得到一個他很怪、很有禮貌、很正常的回應?只看外表是看不見內心的煎熬的,特別是當這些人都變得麻木之後。
但我很喜歡Joy發現那一次球隊輸球的記憶的橋段,經Sadness的提醒,Joy終於能夠看見整段回憶的全貌,Riley先是傷心球隊輸球坐在樹上,之後爸爸媽媽朋友們都出現了來安慰她,這讓Joy發現Riley需要表達出悲傷的求救訊號才能得到安慰與關懷支持。於是最後Joy讓Sadness來操控,把壓抑過久的傷心一次宣洩而出,情緒控制板也才恢復正常。
這段隱含的意義正是傷心難過並不可怕,向外界哭泣顯現脆弱也不是羞愧的事情,因為你需要讓別人先看見你的需要別人才知道要怎麼樣來幫助你。否則生氣強壓傷心而來的反應只會被爸媽視為叛逆,最終導致惡性循環。這也讓我想起其實美國文化與台灣文化在情緒上面有著極度相似的傳統,不能哭、不能悲傷、不能示弱、要強、要積極、要快樂。於是悲傷到哪裡都不受歡迎、到哪裡都被壓抑。
最後的歡心大結局我也很喜歡,情緒控制板升級了,情緒再也不是如此單一的,每個記憶所帶有的情緒都是複雜的,所以五顏六色,我覺得這也代表情緒們更瞭解彼此了所以更能一起相處。而青春期的那個按鈕嗎,我想這應該是下一集的主軸吧XD
誠摯推薦所有人去看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你就會默默地哭了但其實可能自己心裡也不太明白哭點在哪裡的好電影,雖然是一部用字淺顯給孩子們瞭解自己的電影,但我想一直以來被社會教育不能顯露情緒的大人來說也是一樣受用。
身為一個建構/社會建構論的信仰者,我相信學習一個新的觀點和架構來認識自己會帶來全新的視野與感受,你可以探索自己的思路、感覺、情緒、還有記憶,並且賦予他們新的個人意義。這部電影對我來說的核心意義就是去看見負面情緒,特別是難過的功能與意義,並且連帶了解感覺、心情、情緒的複雜性。
年紀較小孩子們的情緒總是比較簡單直接了當的,生活裡也還沒有太多複雜的事情會讓他們不懂自己的感覺,和爸媽一起玩耍就是開心,看到討厭的蔬菜就是覺得噁心,被逼迫要吃下去就會生氣,看到通往暗處的樓梯就會感到害怕。以心理動力理論來說,年紀愈小的孩子愈沒有自己調控情緒的能力,而這時候照顧者必須擔起這責任,安撫孩子的情緒爆衝、和緩孩子的生理反應(包含心跳加速、冒汗、呼吸急促等等)、以及逐漸讓孩子學著包容自己的情緒。
不過往往我們對於天真的孩子的想像是“他們只要開心笑開懷”就好。這也沒有什麼不對,當孩子嚎啕大哭不明所以的時候,的確是靜快把孩子逗笑了孩子也就忘了自己剛才才哭什麼了。而我們許也都像電影中的Joy一樣試圖讓孩子只保有快樂的回憶、只保有快樂的人格基模、遇到不如意時想辦法開心就對了、即使看著有歡笑哭泣悲傷的回憶也試圖只鎖定在快樂的部分。
這聽起來應該一點也不陌生吧,當你最近感到情緒低潮、工作不順、跟男女朋友吵架想跟朋友傾訴時,有多少時候朋友會跟你說“看開點”、“想法正面積極一點吧”、“過一陣子就沒事了”。這些試圖以個人意志得到快樂的方法也不是不好,只是那些低潮不會就此消失,只是被你強力掩蓋過去。
但是當重大壓力事件出現之後,一味的保持快樂可能就沒用了。當Riley一家人搬到舊金山之後,Riley每天的記憶都是害怕、生氣、噁心厭惡的,Joy不斷想要用回憶來改變現狀、讓Riley重回一個快樂的女孩,結果Sadness不小心把回憶染成悲傷的顏色了,Joy的介入手段則愈來愈強烈,甚至把Sadness限制在一個小圈圈裡不讓他做他的例行工作。
而後當Joy和Sadness掉到記憶深處時,Fear、Anger、Disgust很努力的想讓Riley快樂,可是他們其實都不懂平常Joy是怎麼操作的,他們只能夠讓Riley假裝快樂不顯露難過,其實是害怕的說我沒事、其實是感到不快的說我很好,最後Anger搶走了一切大腦資源做了無法挽回的決定,大腦主控版開始失靈,Riley什麼情緒感覺也沒有了,Riley走在往巴士站的路上、坐在巴士上呆呆望著窗外灰暗景色的時候,只感到麻木。
有一個諮商理論是這樣說的,我們試圖阻絕那些負面情緒被大腦知覺到,但是大腦沒有這麼厲害,他可能會不小心把正面情緒也阻斷了。人的個人意志能夠做這件事情,抗憂鬱症的藥有時候也會產生這種效果,難過不見了,但是喜悅也不見了。
看著Joy一直試圖讓Sadness變得積極正向開心並且不讓他去做他自發性想做的事情的時候我不斷想到失控的正向力這本書,其實我一直都還沒有機會看,但是對於書中概念略知一二,修習正念(mindfulness)愈來愈多之後就愈來愈不覺得正向(positive)是個有長期效果的東西,也不覺得“表現快樂”就代表一切都好。有多少新聞上的自殺或他殺事件後記者去訪問鄰居街坊然後得到一個他很怪、很有禮貌、很正常的回應?只看外表是看不見內心的煎熬的,特別是當這些人都變得麻木之後。
但我很喜歡Joy發現那一次球隊輸球的記憶的橋段,經Sadness的提醒,Joy終於能夠看見整段回憶的全貌,Riley先是傷心球隊輸球坐在樹上,之後爸爸媽媽朋友們都出現了來安慰她,這讓Joy發現Riley需要表達出悲傷的求救訊號才能得到安慰與關懷支持。於是最後Joy讓Sadness來操控,把壓抑過久的傷心一次宣洩而出,情緒控制板也才恢復正常。
這段隱含的意義正是傷心難過並不可怕,向外界哭泣顯現脆弱也不是羞愧的事情,因為你需要讓別人先看見你的需要別人才知道要怎麼樣來幫助你。否則生氣強壓傷心而來的反應只會被爸媽視為叛逆,最終導致惡性循環。這也讓我想起其實美國文化與台灣文化在情緒上面有著極度相似的傳統,不能哭、不能悲傷、不能示弱、要強、要積極、要快樂。於是悲傷到哪裡都不受歡迎、到哪裡都被壓抑。
最後的歡心大結局我也很喜歡,情緒控制板升級了,情緒再也不是如此單一的,每個記憶所帶有的情緒都是複雜的,所以五顏六色,我覺得這也代表情緒們更瞭解彼此了所以更能一起相處。而青春期的那個按鈕嗎,我想這應該是下一集的主軸吧XD
誠摯推薦所有人去看這部電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