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 The Unknown
Keep working and having fun.
顯示具有
mental health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ental health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我想要有影分身
›
每次有令人傷心的事情降落在身邊的時候我總是也覺得傷心,看見其他人受苦的時候我也覺得我正在受苦,此時此刻,我才不管那些是情感轉移或是情感反轉移,我才不管那是虛幻的投射又或是投射性認同,那就只是疼痛而已,我們能不能夠,就只停留在疼痛得這個層面久一點,我想體會你的疼痛,我想讓你知道全世...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美國的心理諮商服務哪裡找?
›
在大家的普遍想像與認知裡頭,看一個心理諮商師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非常難以啟齒的事情,好像如果我正在看一個諮商師就代表我有病或我瘋了,然後也不知道該從何找起,我付不起動輒一百多塊美金的諮商鐘點費。 但是其實這沒有那麼困難,只要你覺得最近心情煩悶,甚至已經有點影響到...
1 則留言: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需要多久時間來真正了解一個人呢?
›
生活趨於規律正常之後開始出現更多自我覺察的機會,往內觀察自己的基態,以及這世間萬物如何影響這個基態,一切都是流動的,卻有一個微妙的動態平衡存在。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給每一個正在這個社會中努力做好事的人,你可能也受傷了
›
這篇獻給所有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以及其他我不認識但是一同在這條路上為了讓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的人們。 請先讀以下列出的各種情況和想法,並暫停三秒鐘,想一下這些事情是不是發生在你身上了。 「覺得我做得還不夠、我可以做得更好的、我應該要做的更多來幫助他們···」 「都是...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十月
›
實習雙份工作人生就這樣過了六分之一,沒有了九月的各種出遊計畫,生活變得單純,一週工作六天,工作量估計是一週60小時,實際工時大概是50小時左右。生活也展衍出一股不得不的規律,像是試圖把摩擦力減少到最低的永動機,只有不斷活動著你才不會完全停止,你也才不需要又耗費一大桶汽油把引擎發動...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DO NO HARM
›
This is the only thing I could remember from my ethics class in my counseling master program.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讓我們來拿回屬於自己的恐懼吧
›
我是一個著迷於團體動力(psychodynamics)的人,我相信所有的團體現象都能夠用團體動力來解釋部分的成因,團體動力讓我對於看似無解的社會現象有一層新的領悟,而我正在嘗試實驗如何做可以改善各種不健康的團體現象。 然後我也是最近不斷在向我的朋友們推銷這個理論,因為真的是...
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工作中的心理治療
›
我現在的工作不是心理諮商而是比較偏社會工作的個案管理,但是我常常遇到有心理健康顧慮的老人家,我只能夠用各式各樣迂迴不明顯的方式來開導他們然後鼓勵他們到正規提供心理諮商的地方去,即使他們總覺得那地方不夠親切和藹。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同理心的修正(更新)
›
同理心(Empathy)這名詞最近好像已經被說爛了,銅鋰鋅更是已經變成一個含有貶意的詞,我試圖了解這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想癥結大概是同理了然後呢?被同理了又能怎樣?要大家同理就不能責怪了? 長文短結:請不要過度設身處地去同理,你可能會因此也感到受傷,或者不小心搶走被同理人...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推薦Inside Out 腦筋急轉彎(有劇透唷)
›
Google到中文翻譯之後覺得這名字翻譯得真不好,還是一直停留在認知想法層面的腦筋,失去了英文片名本身簡單沒有誇假限制的直白,就是裡面與外面呀,但我知道如果翻成什麼表裡之間絕對又是太不孩童友善了呵呵。 這是一部你就會默默地哭了但其實可能自己心裡也不太明白哭點在哪裡的好電影,雖...
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關於亞斯伯格量表
›
最近這份量表搭配著簡單易懂的漫畫介紹在Facebook上流行起來,我想順道說些話,也練習一下自己究竟對於這些流行抱持什麼樣的價值觀,因為這是我必須弄明白的,而寫字絕對是記錄思路最好的方式。 亞斯伯格成人量表在這: http://relab.cc/baron-cohen/ 可愛...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自殺與安樂死
›
讀過數據之後對於自己是否能夠自由決定自己生命續存與否更加了一點猶疑。 歐洲有些國家以及美國的奧勒岡州、華盛頓州、蒙大拿州和佛蒙特是合法支持安樂死的, 其中奧勒岡州對於長久以來選擇安樂死的人做了簡單的數據統計,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Normality vs Abnormality
›
I always have hard time with these two terms. Now I even felt more confused when the DSM 5 does involve the cultural aspect in the asse...
›
首頁
查看網路版